科创板首周私募多清仓 长期投资还需观察和等待
发布时间: 2019-07-29 11:04:43 栏目:基金
科创板担负改革重任,但并不意味着每位参与者都能赚钱。短期在个股层面可能投机的价值更大,长期的投资机会还需要观察和等待。未来市场化发行的核心会倒逼市场理性选择,真正实现优胜劣汰。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上市表现亮眼,记者了解到,多家私募已在交易首周卖出中签新股,兑现收益。
多家私募 首周清仓中签新股
在开始交易之前,不少打中新股的私募表示,无论涨跌都会在交易初期卖出全部新股,“绝不恋战”。在科创板交易首周,多数私募按计划清仓新股,落袋为安。
深圳一家知名价值派私募表示,打中的新股能卖的都在第一天卖了。华南某量化私募坦言,中签新股已在上周三全部卖出。沪上一家量化私募表示,公司打新配售的股票基本都在第一天卖出,总量比较小,收益有限。华东某中型量化私募总经理也称,对于科创板投资以打新为主,新股已在上市首日卖出。
上海一村投资告诉记者,公司产品获配的股票绝大部分已经卖出。卖出时点主要考虑股价短期波动的预期。“首日开盘价相对于发行价已有大幅溢价,而且市场情绪较好,体现了短期情绪溢价,收益已经达到我们的卖出预期。”对于科创板的未来交易策略,一村投资称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判断,目前保持密切关注。
北京一家百亿私募表示,其打新获配的股票已悉数卖出,后续参与方式还是以打新为主,预计在开板后几个月时间内市场还会有一定的打新收益,但再往后难度会加大,炒作热情逐渐冷却,对个股的选择要求会更高。
雷根资产总经理李金龙称获配股票已在首日卖出,因为公司此前针对科创板打新的既定策略就是获取打新收益。“现在市场情绪主要在资金博弈上,等科创板标的和交易数据积累更多后,通过量化方式参与。”
北京某大型私募坦承其为数不多的中签新股也已全部卖出。“科创板的改革重任会完成,但并不意味着每位参与者都能赚钱。短期在个股层面可能投机的价值更大,长期的投资机会还需要观察和等待。未来市场化发行的核心会倒逼市场理性选择,真正实现优胜劣汰。”
对于打新获配的股票,也有私募未选择全部清仓,而是部分卖出。艾方资产副总裁杜浩然表示,对科创板的策略主要是打新,获配股票上市首日卖出了一部分,留下一部分仓位观察市场,积累相关量化数据。
部分私募打新违规被处罚
在科创板打新中,部分私募经历了一场风波。根据科创板打新规则,C类投资者参与网下打新的资金无需提前缴款、冻结,不少私募为了获得更多配额,提高中签率,申购金额大大超过产品的实际资产规模。
7月23日晚间,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公告,将违规超额申购的29家私募、139只产品列入限制名单。
据了解,在22日科创板开板前,违规私募手里的超配股份已被冻结,超配股份按照申购价过户给主承销商,由主承销商在二级市场卖出,收益全部捐赠给公益机构,同时这些产品还将在未来半年或一年内被限制配售科创板新股。
近日,部分私募对此违规操作进行了公开回应,坦承错误。违规超额申购最多的林园投资表示,从来没想过为了钱而违规操作,科创板新股发行较为集中,可能是基金管理人或公司员工注意力都放在了价格上,没有注意到相关细则。林园表示,超额申购收益已被没收。短期看,事件对公司相关产品收益等会产生影响,但产品并不是以打新科创板为策略,对公司策略不会有影响。目前公司已经在进行合规整改,同样错误绝不会再犯。
有违规超额申购的私募表示,出现询价申购超比例,是因为科创板个股展现出很高的竞争水准,所以提高了询价和数量。事后已向证券业协会提交了整改承诺报告,重新梳理流程,增加校对人员。作为市场参与者,严格遵守各项法规。
另有被处罚的私募负责人表示,对于此次打新违规,公司内部已进行了检讨总结,将会深刻吸取教训,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。
来源:中国基金报
最新基金资讯
- 基金入门
- 基金定投
- 货币基金
-
分析人士指出,基金分红是回馈持有人的重要方式之一,既体现了赚钱效应,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持有人的投资获得感。但除分红外,持有人获得感的有效提升,还应在理念教育、投资陪伴等多方面共同努力。截至12月11
2019-12-12 11:47:00 -
业内人士指出,沪深300ETF和股指期权上市将丰富机构投资者的策略构建;期权非线性的收益特征使得其相比于现货和期货,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广阔的策略构建空间。随着新的股票期权产品上市步伐临近,近期股指期权的
2019-12-05 15:46:34 -
基金业内人士表示,继续看好医药行业的中长期机会,但是相对此前的局面,后续医药股投资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,基金已经升级其投资思路和投资策略,坚持从稳定的消费属性和持续的创新维度挖掘医药股机会。近期,医药板
2019-12-03 16:13:11 -
今年以来,热门主题基金业绩亮眼,领跑涨幅榜,但近期业绩承压。多位基金经理表示,食品饮料、医药、科技这样的热门主题基金今年以来涨幅较大,短期内或面临回调风险,不过,中长期来看,依然具有投资价值。热门主题
2019-12-02 14:16:42 -
11月15日,中融中证500ETF和富国中证科技50策略ETF成立,至此,今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已有843只,总募集规模达9900亿元,逐渐逼近万亿元。事实上,截至11月18日《证券日报》记者发稿,还有
2019-11-19 15:08:10
-
临近年底,不少基金公司积极发行新基金。数据显示,目前正在发行的基金共有115只,其中,11月开始募集的有56只,12月开始募集的新基金有21只。业内人士表示,现在销售情况较好的多为债券基金,偏股基金难
2019-12-04 15:58:09 -
11月27日晚间,华西证券(9.45 +0.96%,诊股)发布公告称,董事会同意撤回资管子公司设立申请并保留资管总部开展现有业务,择机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到,2018
2019-11-29 17:17:20 -
10月以来,频频有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调低基金产品管理费和托管费。据记者统计,截至11月27日,宣布调低费率的基金中,有29只为主动型基金,年初从ETF领域开始的降费潮有向主动型基金领域扩散的趋势。业内人
2019-11-28 15:28:22 -
近日,再有多只中小规模主动偏股基金公告“降费促销”,最低年管理费率降至0.6%;四季度以来降费的主动偏股基金数量已达到18只;年管理费率低于1.5%的主动偏股基金已占到近三成。18只基金降低管理费率低
2019-11-27 14:56:34 -
2004年,国内首只ETF——华夏上证50ETF问世。经过15年的发展,如今A股市场上市交易的ETF已有244只,非货币ETF规模突破5800亿元。业内人士表示,我国ETF仍处于起步阶段,与成熟市场相
2019-11-26 15:22:42
-
近来,“硬科技”成为A股市场的主线之一。部分基金经理认为,科技是能够持续一段时期的投资方向,消费电子、5G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尤其值得关注。相应地,10月以来,机构对包括电子、TMT、高端制造等在内的企
2019-11-15 16:39:26 -
11月11日晚间,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(以下简称“协会”)正式发布《私募股权、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会员信用信息报告工作规则(试行)》(以下简称“信用信息报告”),意味着私募信用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2019-11-13 17:18:20 -
首只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于8月14日正式问世,而更多的同类产品正陆续推出。8月15日,嘉实基金公告称,嘉实融享浮动净值型发起式货币基金合同于8月14日生效,在6只首批获批的产品中率先成立,打响了浮动净值
2019-08-16 11:03:58 -
金价持续走高正在撬动黄金板块行情。自7月下旬起,A股黄金指数持续走高,开始频繁占据概念排行榜首席位置。昨日,黄金珠宝板块再度大涨4.85%,成分股全线飘红。机构人士称,目前全球降息周期已经开启,市场对
2019-08-14 11:09:51 -
科创板担负改革重任,但并不意味着每位参与者都能赚钱。短期在个股层面可能投机的价值更大,长期的投资机会还需要观察和等待。未来市场化发行的核心会倒逼市场理性选择,真正实现优胜劣汰。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上市
2019-07-29 11:04:43
今日头条
- 网贷平台
- 网贷百科
- 热门关注